联系方式:010-65256519

图片新闻

李新创院长应邀出席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九届九次会员大会并作报告

  2018年12月7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李新创院长应邀出席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九届九次会员大会。

  会上,李新创院长作了题为《中国特钢行业形势和高质量发展建议》的主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 宏观经济与钢铁行业运行分析预测

  ◆ 特钢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面临形势

  ◆ 智能制造助推特钢企业高质量发展

 

  宏观经济与钢铁行业运行分析预测

  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上升、制造业PMI有下降趋势、贸易保护愈演愈烈的世界经济发展大背景下,李新创院长表示,2018年我国经济整体运行稳中有变,呈现出“稳的格局”和“进的态势”,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国内经济发展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要素的合理高效配置。

  基于宏观经济分析,李新创院长指出2018年我国钢铁产业具备五大运行特点:一是投资稳定增长拉动消费;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进展;三是环保水平不断提升;四是品种质量持续提升;五是进出口趋于稳定。

  结合2018年我国钢材消费情况,建筑、机械、汽车、造船、能源等主要用钢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国际、国内影响因素,李新创院长针对2019年我国钢材市场需求进行分析预判,预计2019年我国钢材产量和消费量不会出现大幅波动,仍将保持高位。

  尽管近年我国钢铁产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李新创院长强调,仍需注意防范化解新增产能和“地条钢”死灰复燃、“一刀切”式环保停限产、盲目推进钢厂搬迁和设立无钢市(区、县)以及“高杠杆”对钢铁产业去产能和高质量发展的风险挑战,此外还应注意我国钢铁产量、钢材价格变化与供需平衡的风险。

  特钢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面临形势

  李新创院长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我国铁矿石、锰铬矿、镍矿、铁合金、废钢等原材料市场形势。总体来看,我国铁矿石供应“外增内减”,对外依存度达到84%,进口矿已是并将长期是中我国钢铁工业最重要的原料战略保障。锰矿及铬矿资源均为我国短缺资源,我国锰矿对外依存度约为45%,铬矿对外依存度接近100%。我国镍矿资源禀赋较差,近年对外依存度高达80%~90%,但需注意规避出口国政策风险。近年我国铁合金产量逐渐下行,硅锰合金缓慢减产后触底回升,镍铁产量大幅降低,铬铁产量持续稳步增长;吨钢铁合金消费量波动上升;合金进口量逐年增长、出口量低位波动,其中,铬系和镍系铁合金以进口占主导,硅系铁合金出口占主导。在废钢方面,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国内灰色地带废钢资源入统,数量大幅增长;加之受取缔“地条钢”和采暖季高炉限产等因素影响,废钢消费需求显著增长、消费量继续攀升,后续废钢行业发展将以加快废钢加工配送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废钢比为工作重点。

  李新创院长表示,近年来我国特钢产业进步巨大,品种质量明显提升,不锈钢冶炼、轧钢等工艺技术快速进步。未来,我国钢铁工业技术发展将以绿色、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技术,低碳钢铁制造技术,高效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技术,高效、节能、长寿综合冶炼技术,高效、低成本洁净钢生产系统技术,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设计与制造技术,高精度、高效轧制及热处理技术,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面向全流程质量稳定控制的综合生产技术,信息化、智能化的钢铁制造技术为方向。

  目前我国特钢行业仍然面临环保红线刚性约束、能源双控、碳排放约束、资源高效利用、市场化手段倒逼低碳减排等绿色发展形势,李新创院长建议我国特钢产业加快提升绿色发展整体水平,强化企业绿色发展意识,积极参与“绿色工厂”创建,进一步降低需求、提高能效、创新工艺,并应探索特钢平台经济,实现协同效应。

  智能制造助推特钢企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一轮科技革命给制造业带来了深刻变革,智能制造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也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李新创院长分析称,目前我国钢铁智能制造基础仍存在业务覆盖不全、数字化程度低以及系统集成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集成化平台自主扩充能力。他指出,企业竞争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效率的竞争,钢铁企业应以强基、固本、提智为主线,根据自身发展实际需要,采取先进的技术解决传统制造难以解决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完成数字化“补课”,同时向更高的智能制造水平迈进。

  围绕我国特钢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及关键能力分析,李新创院长建议我国特钢企业在实施智能制造过程中重点推进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智能排产,采用系统优化思想,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规范化、精细化梳理,通过建立优化模型和算法辅助企业经营决策。二是营销决策,基于APS与成本模型,对销售订单和采购订单进行经济性评估,分析其能带给企业的真实效益。三是质量预测,基于大数据的全流程质量分析与优化,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与预测。四是能源优化,基于物质流、能量流协同的能源优化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