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10-65256519

图片新闻

李新创院长应邀赴福建省金属学会作报告

  2017年12月2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李新创院长应邀赴福建省金属学会,并围绕新时代对钢铁产业的新要求、全球视野中的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优秀钢铁企业发展经验借鉴、大气污染防治与钢铁等内容,为福建省钢铁企业负责人作了题为《新时代钢铁产业发展趋势》的主题报告。

  新时代对钢铁产业的新要求

  李新创院长表示,钢铁产业自古以来就是国策重点,其广泛应用于我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及民生等多个领域。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可预见的将来,钢铁都是应用最广泛的结构材料和重要的功能材料。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措并举深化去产能,不断提高竞争力。李新创院长分析指出,我国钢铁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绿色发展、企业发展、服务和智能制造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对我国钢铁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时代主题已由“增量、扩能”向“减量、调整”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则是认识、适应、引领钢铁产业减量化新常态的总钥匙,未来我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是:推进绿色化、有序化、品质化、标准化、差异化、服务化、智能化、多元化、国际化“九化”协同,重塑价值链,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

  全球钢铁产业现已进入第四阶段新一轮平台期,处于一个调整的时期,尽管贸易保护措施盛行,但全球化仍然是大趋势。李新创院长称,钢铁是全球化程度非常高的一个产业,尽管贸易保护措施盛行,但全球化仍然是大趋势。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崛起、调整是一种必然,是世界钢铁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钢铁实际、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今钢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门类中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已经实现好产品、好品牌、好价格、好服务、好规模“5G”水平,拥有全球最大、最活跃的内需市场,最全、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最多、最丰富的人才资源,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装备,最快、最及时的客户服务。

  李新创院长强调,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钢铁“去产能”,彰显了世界第一钢铁大国的担当,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在世界工业史上前所未有地促使以亿吨计的过剩钢铁产能稳定退出,提出并参与创建了G20钢铁过剩产能全球论坛,为全球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矛盾做出了表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提升我国钢铁产业竞争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李新创院长分别从生产、进出口、价格、效益等方面介绍了今年我国钢铁产业运行情况,表示深入推进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化解过剩产能成效显著,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全行业运行形势和发展环境均得到了明显好转。此外,李新创院长还就新常态下我国钢铁蓄积量、废钢产出量以及电炉钢发展趋势进行研判。

  优秀钢铁企业发展经验借鉴

  在报告中,李新创院长介绍了国内外钢铁企业在环境保护、技术与管理创新、智能制造、国际化战略及品牌战略实施、产品结构优化、细分品种市场培育、服务水平提升、降本增效、物流优化、产业链延伸与完善、标准化发展、多元化发展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为我国钢铁企业转型升级实施路径提供了重要启示。

  大气污染防治与钢铁

  虽然“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钢铁行业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之一。李新创院长分析了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的原料特征、燃料特征、工艺特征和运输特征,表示我国钢铁行业正在加快绿色转型和结构调整,并在全面实施烧结烟气脱硫、颗粒物治理、排放绩效改善和启动烧结、焦炉烟气脱硝应用示范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也应看到,目前钢铁行业大气污染防治仍然存在产量过大、京津冀地区高度集中,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贡献占比上升、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与钢铁行业治理需求矛盾突出、排放标准收紧,大量除尘器需要进行高效除尘改造,无组织排放问题突出,氮氧化物底数不清、治理难度大以及环境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

  最后,李新创院长针对我国钢铁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具体建议,从长远来看,必须调结构,这是治本之策;从近期来看,必须实施错峰生产和深度治理,强化企业环境管理。在调结构方面,应调整钢铁流程结构、产品结构、炉料结构、布局结构、物流结构及能源结构等。在实施错峰生产方面,应实施差异化的错峰生产,把治理和减量结合起来,以减量促使企业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并应避免“一刀切”,必须体现差异化,优胜劣汰。在实施深度治理方面,必须使改造落地,强化治理项目过程监管和验收,确保收到应有的减排效果。

 

 李新创院长应邀赴福建省金属学会作报告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