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10-65256519

图片新闻

现代物流报丨范铁军:双碳目标倒逼钢铁行业加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绿色低碳 节能先行

  范铁军:双碳目标倒逼钢铁行业

  加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现代物流报 王伟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

  范 铁 军

  Q1

  6月13日,第3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开启,今年的主题为“绿色低碳,节能先行”。冶金规划研究院在节能方面有哪些倡议与技术推广?

  范铁军:首先,我们组织召开“节能服务进企业”暨钢铁行业能效提升研讨会。

  第3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开启,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了“节能服务进企业”系列活动,作为重磅系列活动之一,6月14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会议形式,组织召开了“节能服务进企业”暨钢铁行业能效提升研讨会。各大钢铁企业节能工作主管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工业节能服务公司和科研院所代表共同在线参会,与会嘉宾累计1000余人。

  会议期间发布了《中国钢铁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报告(2021)》;讲解了钢铁行业整体节能管理与技术概况;在典型节能技术和经验分享环节,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龙净科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华电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航盛世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五家节能技术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余热余能机组调峰创收解决方案、脱硝催化剂再生、焦炉上升管高温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向心式ORC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先进适用节能技术特点和应用成效。

  第二,发布《中国钢铁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报告(2021)》。

  《中国钢铁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报告(2021)》是冶金规划院和中国节能协会冶金工业节能专业委员会联手打造的一份重量级报告。本报告于2022年6月14日在“节能服务进企业”暨钢铁行业能效提升研讨会上重磅发布!本报告对钢铁工业能源利用现状做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钢铁工业节能低碳领域与节能低碳的总体发展趋势,以权威数据为支撑、以专业分析为手段,深入探究了钢铁行业节能低碳的发展潜力。报告对重点钢铁企业用能状况进行了分析,对中外钢铁能效指标进行了详细对标,对钢铁工业节能潜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内容涵盖丰富,数据详实,信息量巨大,为用能企业应对市场挑战,提升自身节能降碳水平,节能技术装备公司挖掘市场潜力有很大帮助。

  第三、发表文章《“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中国冶金报》6月15日头版头条发表了我的文章《“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对钢铁行业的影响》。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对我国而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从能耗“双控”政策历史沿革、“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转变之后会对钢铁行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钢铁企业如何更好应对及开展节能降碳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Q2

  6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冶金规划院对冶金减碳与共建生态环境有怎样的设计?

  范铁军: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钢铁行业是碳排放重点领域,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对于工业领域,乃至全国落实双碳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冶金规划院一直致力于推动行业低碳高质量发展。2022年正值建院50周年之际,冶金规划院也正式发布了《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低碳行动纲领》,这既是号召院内全体员工坚定落实“双碳”行动的纲领,也是冶金规划院对冶金减碳与共建生态环境的总体设计,重点包括五大低碳行动。

  一是研究低碳政策。结合钢铁行业发展阶段及特点,联合多领域智库资源,推动钢铁行业低碳转型相关战略、发展规划、行动方案和政策体系的综合研究,支撑钢铁行业低碳发展顶层设计,引领行业高质量低碳转型。

  二是传播低碳理念。不断持续提升行业和企业低碳转型意识和认知水平,让低碳理念在钢铁沃土落地生根,为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基础能力建设支撑。

  三是开展低碳服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体系化、链条式设计,深耕钢铁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推进低碳服务,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四是推广低碳技术。聚焦制约钢铁低碳发展的瓶颈问题,发挥平台赋能优势,持续开展低碳技术征集遴选、跟踪、示范工作,形成钢铁行业减缓应对气候技术清单,为全球钢铁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五是倡导低碳生活。倡导从“低碳办公、低碳出行、低碳餐饮、低碳居住”,同享低碳生活,共建美丽家园。

  Q3

  如何利用好EPD平台做好企业减碳的服务工作?

  范铁军:钢铁行业EPD平台的上线,能够帮助能效水平高、排放强度低的优秀钢铁企业展示绿色低碳产品形象,彰显产品绿色低碳优势,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助推全行业提升系统能效,开展产品生态设计,研发高强、长寿、耐蚀的先进低碳钢铁产品。

  冶金规划院积极参与钢铁行业EPD平台建设工作,引导和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并发布EPD,从全产业链角度协助企业量化产品环境绩效,同时针对环境影响的热点工序,从绿色采购、清洁运输、低碳生产、下游协同等角度寻找减污降碳措施,提升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畅通企业低碳发展路径,突显社会责任、提升品牌形象,助力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同时,冶金规划院积极联系钢铁行业上下游领域,建立我国本土化的钢铁行业LCA数据库,一方面能够使结果更加真实、准确,另一方面保证了我国碳排放数据的主权,不受国际商用数据库的影响。

  Q4

  中国的双碳目标实施如何与国际接轨,比如EPD平台和欧盟碳关税计划?

  范铁军:EPD是一种承载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信息的文件,具有公正、透明、可对比、可追溯的特性,在国际上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国际贸易中,也愈发得到支持和采纳。钢铁行业EPD平台面向国内外,可通过第三方验证方式,先与世界各地EPD体系形成结果互认,提高平台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进而实现欧盟“碳关税”政策对我国EPD平台的采信。中国钢铁企业依托EPD平台能够实现与国际一致的方法体系下表征产品的碳足迹,体现自身碳排放水平,有利于加强产品国内外对比对标,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以应对欧盟“碳关税”等国际绿色低碳贸易壁垒。

  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将促进全社会、多领域产生革命性历史性变革。按照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最新法案要求,钢铁行业作为首批被纳入CBAM的行业,出口到欧盟的钢铁企业将在2023年起开始报送碳排放信息,2025年开始正式征收“碳关税”。

  就钢铁行业而言,无论是双碳目标实施还是CBAM实施,都将倒逼钢铁行业加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对于钢铁行业而言,钢铁行业将通过节能及能效提升、用能及流程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布局、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完善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支撑 “5+1”低碳发展路径,全方位落实双碳目标行动,逐步推进碳减排和低碳发展。

  未来,钢铁行业可以在碳排放核算及核查标准互认、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低碳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强与国际接轨,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碳排放核算及核查标准互认方面,钢铁行业可加强对欧盟碳市场、碳关税制度的研究,加快完善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建设,与欧盟碳核算标准等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内碳排放核算标准,提高公信力和国际化水平。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充分发挥多方协同管理、产学研用优势,鼓励钢铁行业积极参与国际低碳标准体系制定、技术研发合作等。积极搭建信息和资源交流共享的平台,鼓励关键突破性低碳技术建设联合试点示范工程,推动优质国际产能合作,充分推动绿色钢铁产能走出去。

  推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钢铁行业可鼓励绿色低碳可持续技术的研发创新,在氢冶金、可再生能源利用、CCUS等技术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高自主化程度和低碳水平。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低碳发展研究中心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低碳发展研究中心致力于健全完善钢铁行业低碳转型顶层设计,搭建促进行业低碳发展完整产业链,主要成果及业务方向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构建C+4E 低碳发展理论体系及方法学

  不断夯实钢铁低碳发展方法学,经过近10年的研究,率先构建了以“提高碳生产率(Carbon Productivity)为核心,实现节约能源(Energy Saving),提高经济效益(Economic Efficiency),环境协同治理(Environment Synergy),构建钢铁生态产业链(Eco-industrial Chain)”为核心思想的钢铁C+4E低碳发展理论体系及方法学,为钢铁行业开展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提供坚实理论依据和科学操作指南。

  (二)强化规划降碳引领

  在“双碳”目标下,充分发挥规划降碳引领作用,以C+4E 低碳发展方法学为理论基础,构建完善技术工具手段,为上百家钢铁企业开展碳达峰及降碳规划,构建“5+1”降碳路径模式,通过推动绿色布局、节能与能效提升、用能及流程结构优化、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低碳技术创新应用以及体制机制完善等,有效支撑钢铁行业推进碳达峰及降碳工作。

  (三)构建低碳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紧密围绕钢铁碳达峰及降碳目标与路径,持续推进制度创新,构建钢铁低碳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涵盖1个评价指标、4个关键方向、8个重点目标及若干具体指标,实现多维度、系统化科学评价钢铁企业低碳发展水平。同时,通过构建一套适用于钢铁行业可监测计量、可决策分析、可管控的科学评估体系,有效提升以低碳为统领的监管效能。

  (四)建设全过程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平台

  将数字化、低碳化相结合,研究建立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超低排放与低碳协同管控数字化平台,实现碳素流可视可管可控以及钢铁企业生产全过程的碳排放监测、统计、对标,支撑企业开展碳排放水平、碳足迹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分析研究,以碳效率为核心优化生产工艺及管理,实现生产工序碳排放过程目标管控、碳排放预警管控及减污降碳协同管控。

  (五)构建钢铁绿色金融支撑体系

  构建钢铁行业碳资产管理体系,开发碳交易市场投资组合策略模型,与相关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密切合作与交流,构建钢铁绿色金融支撑体系,有效提升绿色金融对于钢铁行业节能降碳领域的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协助多家钢铁企业盘查碳资源,开发碳资产,形成碳资本。

  (六)搭建技术创新支撑平台

  承担工业低碳发展联盟秘书处、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秘书处工作,协助组织开展工业领域20大低碳技术评选工作,有效支撑中国宝武碳中和路径研究。同时,与多家国际、国内技术服务商开展合作,以实际行动有效激发各相关利益方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在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七)低碳领域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基于对钢铁低碳转型的长期研究积淀及深刻理解,组织专家队伍为数家企业开展低碳转型相关培训工作,从“双碳”目标提出的背景和理论认识、我国钢铁行业及碳排放现状分析、实现“双碳”目标的挑战和机遇以及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实现路径、碳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分享,持续提升行业和企业低碳转型理念意识及认识水平。

  (八)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积极跟踪研究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热焦难”问题,为钢铁行业应对国际挑战做好分析应对,持续促进钢铁行业开展国际合作,不断提升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结合国内外碳定价机制,通过积极开展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钢铁行业影响研究、欧盟碳配额分配方案研究等,不断增强对国际规则的了解,提升我国钢铁行业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和国际话语权。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