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10-65256519

图片新闻

李新创院长应邀出席天津市钢铁工业协会三届四次理事会并作报告

  2019年2月25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李新创院长应邀出席天津市钢铁工业协会三届四次理事会,并围绕世界及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形势分析、天津市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等内容,作了题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及天津市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的主题报告。

  世界及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冲击,贸易增速放缓,投资布局调整,中美大国外交发展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世界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国对2019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列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强调国内经济运行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伴随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结合当前全球钢铁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世界钢铁行业发展现状,李新创院长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情况,指出2018年我国钢铁行业运行具有生产消费增长、产品价格回升、经济效益好转、环保水平提升、智能制造不断推广、产品升级加快的特点。对于世界及我国钢铁未来需求,李新创院长预测,2018年和2019年全球钢材消费格局变化不大,其中亚洲钢材消费比重仍居全球首位,欧洲和北美洲钢材消费比重分别位居全球第二、第三位。基于国内主要用钢行业发展情况,预计我国2018年钢材需求量为8.2亿吨,同比增长12.6%;2019年钢材需求量为8.0亿吨,同比下降2.4%。

  李新创院长表示,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五个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数量阶段,包括增量时期、减量时期;第二个阶段是高质量阶段,包括重组时期、低碳时期,两个阶段中间有个过渡时期(环保治理)。从这个大的发展规律来看,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处于数量阶段的减量时期、高质量阶段的重组时期和中间过渡的环保时期的三期叠加,正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减量、环保均取得了积极进展,重组成为关键所在,将决定能否实现由数量阶段向高质量阶段的平稳过渡。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重。尽管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有所改善,但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钢材需求将进入减量阶段,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水平提升将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未来行业竞争形势不容盲目乐观。但同时,钢铁行业作为国家重点管控领域,优化布局有望迎来重大政策机遇,兼并重组进程有望进一步加快,这既是国家与地方政策导向,也是行业发展大趋势,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生动力。李新创院长建议钢铁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客观认识企业自身竞争力,明确发展重点方向,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为主线开展规划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天津市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基于近年天津市钢铁产业发展情况,李新创院长分析称,目前天津市粗钢产能利用率仍低于国家公布的78%,还存在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先进地区相比有差距,企业改造升级压力大,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围绕天津市钢铁行业实现“三优、两降”(布局结构优化、产能结构优化、物料运输优化、污染排放下降、能源消耗下降)的近期发展目标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远期发展目标,李新创院长认为天津市钢铁产业和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可以遵循如下路径:

  一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发展服务型制造。钢铁企业应以提升质量水平、提升有效供给、推动服务型制造、加大品牌建设为路径,全面提高钢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可靠性与耐久性。

  二是绿色发展。近期我国将正式启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新排污许可制逐渐发挥作用,重点地区停限产也呈现出常态化。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我国将加快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因此,钢铁企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应树立成为行业绿色标杆企业的目标,在实践中构建起“1142”绿色发展模式(树立一个理念,确立一个目标,依托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绿化美化“四大功能”,紧抓环保达标和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两个核心”),走出一条企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新路。

  三是低碳发展。国家层面和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低碳发展相关政策,碳排放权、用能权、绿色标识认证、电力体制改革等市场化机制正在促进钢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钢铁企业应在工艺流程创新、能源结构优化、新能源利用、先进低碳技术实践、构建以碳管理为核心的体系等方面重点推进工作。

  四是智能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给制造业带来了深刻变革,智能制造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目前钢铁智能制造正处于黄金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实现大规模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重要着力点。李新创院长在会上介绍了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自主研发、为钢铁企业量身定制的钢铁智能制造基础支撑体系(iSteel),以及我国钢铁企业在应用iSteel体系后取得的积极成效和实施亮点。他指出,目前iSteel体系技术水平愈发成熟,进入壁垒大幅降低,在系统实施过程中更多考虑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先进理念的输出以及先进技术的共享,因此更易推进智能制造的复制和推广。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