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10-65256519

院内动态

中国钢铁行业首次开发国际碳减排信用ACC项目交流会成功召开

  

中国钢铁行业首次开发国际碳减排信用ACC项目交流会成功召开

  2022年6月29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与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碳资产商业管理公司召开线上交流会,共同就已合作开发的国际碳减排信用ACC项目开展交流。本次会议是我国钢铁行业首次开发国际碳减排信用ACC项目交流会,对于推动国内钢铁企业参与全球碳市场、提升碳资产开发与管理能力以及促进全行业低碳高质量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山西绿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凤斌,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保与节能减排管理部部长温维汉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山西绿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学明、总工程师王忠德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姜晓东、院长助理李冰及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专业人员,以及碳资产商业管理公司负责人,共同参加会议。

  王凤斌董事长感谢冶金规划院多年来给予安泰集团的有力专业支持,并介绍了安泰集团现有发展规模、产业布局和生产经营概况,表示安泰集团依托绿源科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节能环保工作,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和自发电率,并紧密围绕国家“双碳”决策部署和自身发展战略,积极研究探索碳减排技术应用、碳排放量化监控与管理以及碳资产管理路径。王凤斌董事长指出,国际碳减排信用的开发与利用对于钢铁企业深入挖掘潜在碳资产、主动参与全球碳减排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安泰集团高度重视国际碳减排信用ACC项目的开发工作,相信在冶金规划院的支持与帮助下,安泰集团一定能够顺利完成项目工作,进一步提升低碳发展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姜晓东副院长代表范铁军院长感谢安泰集团长期以来对于冶金规划院的支持与信任,指出钢铁行业是我国落实碳减排目标的重点领域,碳减排潜力很大,在国家“双碳”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现已成为我国钢铁行业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行业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姜晓东副院长分析称,全球碳市场主要可以分为碳配额及相关衍生品交易与自愿减排交易,当前国际自愿减排碳信用的需求不断提高,国际自愿减排市场为我国钢铁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碳减排工作、进入全球碳市场提供了有效切入点,建议安泰集团结合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兼顾减排降碳与经营效益,统筹推进国际碳减排信用ACC项目开发工作,并表示冶金规划院将全力为该项目的顺利开展做好服务。

  会议期间,碳资产商业管理公司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安泰集团国际碳减排信用ACC项目开发进展。与会各方着重围绕该项目具体工作开展以及安泰集团碳资产开发与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研讨,并就下一步工作计划和任务目标进行安排部署。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低碳发展研究中心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低碳发展研究中心致力于健全完善钢铁行业低碳转型顶层设计,搭建促进行业低碳发展完整产业链,主要成果及业务方向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构建C+4E 低碳发展理论体系及方法学

  不断夯实钢铁低碳发展方法学,经过近10年的研究,率先构建了以“提高碳生产率(Carbon Productivity)为核心,实现节约能源(Energy Saving),提高经济效益(Economic Efficiency),环境协同治理(Environment Synergy),构建钢铁生态产业链(Eco-industrial Chain)”为核心思想的钢铁C+4E低碳发展理论体系及方法学,为钢铁行业开展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提供坚实理论依据和科学操作指南。

  (二)强化规划降碳引领

  在“双碳”目标下,充分发挥规划降碳引领作用,以C+4E 低碳发展方法学为理论基础,构建完善技术工具手段,为上百家钢铁企业开展碳达峰及降碳规划,构建“5+1”降碳路径模式,通过推动绿色布局、节能与能效提升、用能及流程结构优化、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低碳技术创新应用以及体制机制完善等,有效支撑钢铁行业推进碳达峰及降碳工作。

  (三)构建低碳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紧密围绕钢铁碳达峰及降碳目标与路径,持续推进制度创新,构建钢铁低碳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涵盖1个评价指标、4个关键方向、8个重点目标及若干具体指标,实现多维度、系统化科学评价钢铁企业低碳发展水平。同时,通过构建一套适用于钢铁行业可监测计量、可决策分析、可管控的科学评估体系,有效提升以低碳为统领的监管效能。

  (四)建设全过程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平台

  将数字化、低碳化相结合,研究建立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超低排放与低碳协同管控数字化平台,实现碳素流可视可管可控以及钢铁企业生产全过程的碳排放监测、统计、对标,支撑企业开展碳排放水平、碳足迹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分析研究,以碳效率为核心优化生产工艺及管理,实现生产工序碳排放过程目标管控、碳排放预警管控及减污降碳协同管控。

  (五)构建钢铁绿色金融支撑体系

  构建钢铁行业碳资产管理体系,开发碳交易市场投资组合策略模型,与相关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密切合作与交流,构建钢铁绿色金融支撑体系,有效提升绿色金融对于钢铁行业节能降碳领域的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协助多家钢铁企业盘查碳资源,开发碳资产,形成碳资本。

  (六)搭建技术创新支撑平台

  承担工业低碳发展联盟秘书处、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秘书处工作,协助组织开展工业领域20大低碳技术评选工作,有效支撑中国宝武碳中和路径研究。同时,与多家国际、国内技术服务商开展合作,以实际行动有效激发各相关利益方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在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七)低碳领域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基于对钢铁低碳转型的长期研究积淀及深刻理解,组织专家队伍为数家企业开展低碳转型相关培训工作,从“双碳”目标提出的背景和理论认识、我国钢铁行业及碳排放现状分析、实现“双碳”目标的挑战和机遇以及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实现路径、碳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分享,持续提升行业和企业低碳转型理念意识及认识水平。

  (八)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积极跟踪研究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热焦难”问题,为钢铁行业应对国际挑战做好分析应对,持续促进钢铁行业开展国际合作,不断提升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结合国内外碳定价机制,通过积极开展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钢铁行业影响研究、欧盟碳配额分配方案研究等,不断增强对国际规则的了解,提升我国钢铁行业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和国际话语权。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