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10-65256519

院内动态

范铁军院长应邀出席“中国钢铁零碳转型论坛暨《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钢铁零碳之路》报告发布会”并致辞

  

  2021年9月29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范铁军院长应邀出席由落基山研究所主办的“中国钢铁零碳转型论坛暨《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钢铁零碳之路》报告发布会”,并为论坛开幕致辞。

  中国钢铁零碳转型论坛暨《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钢铁零碳之路》报告发布会

  致 辞

  范铁军院长首先代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钢铁工业低碳发展工作的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范铁军院长表示,钢铁行业是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的重点碳排放行业。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2020年占比约57%。钢铁行业既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国内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行业,是落实碳减排目标的重中之重。因此,推动中国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刻不容缓。首先,钢铁低碳转型是推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其次,钢铁低碳转型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钢铁低碳转型是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

  他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挑战,更是机遇。针对属于能源资源密集型的中国钢铁行业来说,将面临低碳转型支撑体系仍显不足、结构性降碳推进仍需循序渐进以及突破性低碳技术经济性、成熟度仍有待提升等严峻挑战。但同时,中国钢铁行业也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一是将促进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二是将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三是将加快推动技术革命;四是将有效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范铁军院长分析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中国钢铁行业从高碳到低碳乃至零碳,应循序渐进开展阶梯式“减碳”行动,打好组合拳,实现高质量减污降碳。其中,发展路径的合理规划、设计和引导尤为重要,是变挑战为机遇的关键。落实碳达峰目标,特别是碳中和愿景,需要中国钢铁行业、企业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需要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不同国家在碳减排、碳中和方面的理念、技术、路径和管理方法。

  中国钢铁行业将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大方向,加大在低碳路径探索、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作出表率,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冰还主持了以“钢铁零碳转型的路径、机遇和挑战”为议题的圆桌讨论。在李冰主任的主持下,塔塔集团中国区总经理杜建光、中国钢研钢铁绿色化智能化中心副主任郦秀萍、安赛乐米塔尔总部战略负责人Javier Bonaplata(远程视频参加)、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环保部部长芮义斌、德龙钢铁能源环保技术总监岳勇围绕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低碳发展研究中心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是钢铁行业最早开展低碳研究工作的专业化机构,一直致力于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工作。从2005年起即率先开展针对全国2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的碳核算工作。多年来,持续针对行业低碳发展“热焦难”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参与了近年来钢铁行业的一系列重大低碳领域政策、标准制定及前沿技术跟踪工作,奠定了深厚的研究及工作基础。

  在推动行业低碳发展方面:率先在钢铁行业碳核算方法学、碳配额分配技术方案、减排路线图、减排成本分析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研究体系,多项研究成果已上升为政策引导层面。开展了钢铁行业全国统一碳配额基准线制定、钢铁行业碳交易技术指南、碳交易测试运行方案等一系列专项研究工作,积极助推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

  在推动标准及规范体系建设方面:全面参与完成了现行钢铁及焦化生产企业碳核算方法学研究工作,是现已完成并发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5部分:钢铁生产企业》(GB/T 32151.5-2015)和《钢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规范》(RB/T 251-2018)两项标准的主要参与编制单位。同时率先在工业领域编写“钢铁企业碳平衡计算方法”、“钢铁企业碳减排成本计算方法”等方法学标准。

  在夯实支撑体系建设方面: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实践,构建了钢铁C+4E低碳发展评价体系,搭建了碳排放全过程管控与评估信息化管理平台,帮助企业能够实现生产全过程碳排放的准确监测、评估差距与潜力。研究成果在多家企业获得实际应用,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标准及软件著作权,并荣获中国节能协会节能减排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推动低碳技术应用方面:开展了《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筛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评估项目》、《国际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减排核查关键技术研究示范》等一系列专项研究工作,梳理形成钢铁行业低碳技术清单,并全面开展了低碳技术减排成本的测算工作。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