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10-65256519

行业要闻

干勇:钢铁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且向高端产品蔓延!不锈钢、电工钢、汽车板等出现过剩迹象

  “展望未来,科技创新是引领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是推动钢铁强国建设的重要动力。钢铁工业要以建设钢铁强国为使命担当,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战略基点和核心要素,瞄准主要问题和关键短板发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瞄准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技术突破,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干勇,在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年会上强调。

  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年会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建设钢铁强国”为主题,于10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围绕冶金和材料理论、工艺、产品、应用,及其绿色化、智能化展开交流,研讨冶金学科和钢铁行业的发展方向。本届年会同时颁发第九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为中国金属学会科普教育基地授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逐步建成了全球产业链最大、最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举世公认。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和技术进步的历程几乎同步,科技创新是钢铁工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干勇院士说,回顾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仅有7座高炉、12座平炉、22座小电炉,只能冶炼100多个钢种,轧制400多个品种规格的钢材。直到1978年,我国钢厂的生产流程结构和工艺装备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国外,炼铁大多是几十、几百立方米的小型高炉,炼钢以平炉、侧吹转炉为主,浇铸都是模铸,轧钢都是二火成材,成品轧机以横列式、往复式轧机为主,钢铁产品则是以螺纹钢、盘条和窄带钢等为主,缺乏现代化的板管材。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工业迎来了发展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以武钢1700工程和宝钢建设为标志,从引进、吸收、创新起步,以“引进先进生产线,提高自动化水平”为路径,开启了我国钢铁工业现代化之路。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又以“提高全连铸比、提高板管比”作为重要的技术突破方向。进入21世纪,钢铁工业开始注重“集成创新、自主创新”,流程和装备技术向着大型化、高效化、自动化、长寿化和生产过程环境友好的方向加速发展,产品则向高端化方向加速发展。

  “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也面临环境、资源、能源、品种、质量、成本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干勇院士举例,产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且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2018年,我国特钢产量占粗钢产量不足14%。2019上半年,会员钢铁企业产钢量同比增长5.6%,非会员企业产钢量却同比增长了24%。资源安全问题。钢铁工业消耗大量资源,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极高。2018年,我国进口铁矿石10.38亿吨、进口煤炭2.81亿吨。再如,同质化竞争问题。同质化竞争严重,且向高端产品蔓延,不锈钢、电工钢、汽车板等出现过剩迹象。以电工钢为例,2018年,我国无取向电工钢产能利用率为83.89%、取向电工钢产能利用率仅为73.65%。

  我国钢铁工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转型升级。干勇提出,我国钢铁行业下一阶段工作,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产品结构升级,提高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推进高端钢材品种研发和产业化。二是做好产能结构优化、企业结构优化、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的布局和调整,在打造世界级品牌、世界级企业、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的同时,提前遏制出现新的过剩产能。三是大力发展适用于大冶金工业流程的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推动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促进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强产业链大循环下的资源回收利用。四是做好与资源、能源和下游应用行业之间的联合布局、协同耦合发展。五是通过开展多方式国际合作,做好国际矿产资源“掌控”布局,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六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需求,推动先进装备、技术、管理、资本走出去。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