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10-65256519

行业要闻

中国钢铁产业如何借势“一带一路”倡议稳步前行

  钢铁是现代的基本标志,也是整个现代工业的核心产业。中国有过钢铁挂帅全民炼钢经历,今天已经是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强国,整个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中国都是世界前列。面对目前产能过剩的压力和“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钢铁行业应该怎么办呢?宁夏卫视《解码一带一路》栏目主编、主持人马晓霖专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

  

钢铁业是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马晓霖:钢铁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核心环节。中国在很长时间里曾经是缺钢少铁,但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而且是被外界认为产能严重过剩的国度。作为行业权威,您能否介绍一下中国钢铁行业的现状究竟如何?  

  李新创:应该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几代钢铁人的共同奋斗,中国钢铁业是目前中国所有大产业中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我们已经是生产中心、消费中心,也可以说是出口中心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中国钢铁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在投资建设领域需要的钢材,大概占我们消费的55%,中国整个制造业占我们钢材消费大约35%。这么巨大的市场,给中国钢铁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我们生产了全球一半的钢,是因为我们目前消费了全球45%的钢材。很多人讲中国出口的都是低附加值产品,而进口的是高附加值产品,这个观念要更正一下:钢铁作为一种基础材料面对的客户是高、中、低端都有,中国钢铁不仅在中低端产品有竞争力,在高附加值产品中也有竞争力。比方说我们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高附加值的对比,以价值对比看,每吨2000美元以上的钢铁进口和出口对比,中国出口是进口的1.4倍;每吨价格在1000美元到2000美元之间的产品,我们的出口是进口的2.5倍。这样的数字说明,中国的钢铁产品不仅在中低端有竞争力,在中高端同样有竞争力。应该说中国钢铁基本上实现了五G,叫五好,我们不仅是有好规模,还有好产品、好服务、好品牌、好价格。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钢铁在发展过程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中国进入新的时代,我们的矛盾已经不是简单的短缺问题,而是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同时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也会对钢铁的智能制造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钢铁行业如何更好地满足国内国外的竞争,如何更好地满足下游用户的要求,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产业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马晓霖:我们现在一方面产能过剩正在大力去产能,另一方面我们又是钢铁强国,有非常独特的优势、非常成熟的工艺体系和人才队伍。那么目前中国钢铁的产量,从产能的结构,中端、低端、高端大概是什么样的比例?从创造的附加值来讲,又是什么状况?  

  李新创:目前全球有70个国家左右具有生产钢的能力,但请注意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竞争力。钢产量超过1千万吨的国家,全球只有17个。中国由于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表现在钢铁产业里,我们既有世界一流的企业,还有相对落后的企业,但总体来看我们竞争力是排在世界的前列。当然了,产能过剩是任何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遇到的问题。但就中国来说,讲粗钢过剩这个概念并不全面,我们叫钢产能过剩。因为我们钢铁是联系工艺,从铁到钢到材是一条龙的,不是简单的只是粗钢。  

  说到过剩,是我们整个的生产能力过剩。中国的钢铁产能占了全球的一半,我们用两年时间先淘汰了1.15亿吨。所以现在我们鼓励优势产能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对钢铁产业来讲,产能过剩是全球问题,全球问题要共同应对。2008年由于美国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低迷,经济低迷对钢铁业肯定是有重大影响的,市场、生产包括企业效益都表现得比较低迷,这就加剧了全球钢铁产能过剩。  

  十二五期间,中国淘汰的落后产能将近9000多万吨,根据国家政策,十三五期间还要淘汰1亿吨到1.5亿吨的产能。在过去的2016年和2017年,我们真正地去掉了1.15亿吨产能,这非常了不起。同时我们还淘汰了低端落后的地条钢,据统计这700多家企业也有上亿吨的产能。从2014年到2016年,中国去产能的贡献超过了120%。我们真正起到了表率作用,负起了大国的责任,这应该是取得了国际共识的。

  

借“一带一路”走出去中国钢铁稳步前行

  马晓霖:这些年我们一直是钢铁生产大国、出口大国,也在去产能的进程中负起了大国的责任。那么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动和深入,会不会对整个产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和拉动?  

  李新创:随着中国大门的不断打开,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必将促进我们钢铁这样具有国际化特点的产业更好地走出去。第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数处于发展阶段,它要提高工业制造能力,会有大量的钢材需求市场,但同时这些国家大多数不具备钢铁生产能力,这就给我们中国钢铁产业更好地走出去,创造了非常非常难得的机遇。首先是要互联互通,先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基础设施,这些国家很难发展工业,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也能把我们很多钢材带出去,这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合作机会。与此同时,不仅仅把钢材带出去,也能把我们的机电产品带出去,逐步帮助他们形成发展的能力。当然如何更好地走出去,还需要所在国政府和我们中国政府的支持。  

  马晓霖:“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候,中国也提出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我们推动中国钢铁业走出去,是不是能整体改善我们的产业结构,提升制造业或者工业标准方面的水平?  

  李新创:即使我们不走出去,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水平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但走出去是把我们中国的优势产能带出去,这不仅有利于中国钢铁企业的布局,而且会促进全球钢铁业的进步。中国钢铁产业,无论是从贸易、矿山开发还是钢厂开发,包括在国外研发机构的建设一定是有益的。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一定是以效益为中心。企业有了好的效益既解决就业也贡献税收,还能不断地带动技术进步,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  

  从社会角度来讲,现代钢铁的技术进步,能够为社会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也促进了我们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我们很多理念的改变。我们讲产业需要更多的绿色化,这就是发展到一定阶段认识上的提高。从国际上来讲,提升产业水平同样是促进所在国进步。中国的产业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少走弯路,更快地实现基础设施工业化,实现国家的快速发展和整个工业化的发展。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