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10-65256519

通知公告

MPI专题研究│战略引领,稳步提升钢铁行业资源保障能力

  钢铁工业

  高质量发展

  2020年,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委托,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成立了“十四五”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专项研究小组,并参与《关于推进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制修订过程。近期,工信部原材料司发布《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更好总结钢铁工业“十三五”发展经验,结合《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十四五”发展形势,深入分析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冶金规划院组织开展“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系列文章”编写工作,力求为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战略引领,稳步提升

  钢铁行业资源保障能力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矿产资源研究中心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加,我国钢铁产业实现高速发展,粗钢产量连创新高,2020年国内粗钢产量高达10.65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比例达到57%,与2001年相比,年复合增长率16.2%。而国内铁矿产量受资源禀赋和客观规律无法同步快速增加供给,2014年铁矿石原矿产量最高15.1亿吨,2020年原矿产量下降至8.66亿吨,与2001年相比,年复合增长率约11.5%,从而导致我国铁矿石供应对外依存度从2001年37.8%大幅攀升至2017年最高的88.7%,2020年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仍在80%以上。铁矿石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和高度集中的供应渠道,致使我国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极大风险,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铁矿石价格非理性上涨,2021年突破历史新高,达到233美元/吨,比2020年年初上涨了150%,钢铁行业供应链脆弱不稳定问题更加凸显,引起行业的高度关注,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行业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钢铁行业资源保障“十三五”发展回顾

  (一)“十三五”钢铁行业资源保障回顾

  (1)铁矿。“十三五”期间,我国铁矿石供应整体呈“外增内减”态势,整体供应宽松,其中:国内矿原矿产量从2015年的13.81亿吨,增至2019年的8.44亿吨,2020年全国铁矿石原矿产量8.67亿吨,同比增长3.7%;进口铁矿石量从2016年的10.24亿吨,增至2020年的11.7亿吨,增加了14%,累计花费外汇额达4300亿美元。铁矿石需求(TFe:62%)基本逐年上升,从2016年11亿吨增加至2020年的14亿吨,增加了26.7%,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仍处于80%以上高位水平。

  (2)锰矿。2019年末,全国锰矿查明资源储量19.17亿吨,比2016年增长23.6%。而锰矿产量总体小幅上升,2020年锰矿产量约700万吨但总体保障程度仍然较低,导致我国进口锰矿量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进口锰矿3164.4万吨,对外依存程度进一步上升;进口来源中南非进口比例从40.6%提高到43.4%,澳大利亚进口比例从27.2%下降到16.9%,进口来源更趋集中。

  (3)铬矿。截至2019年底,我国铬矿查明资源储量1210.75万吨,较2016年略微增长,但储量却下降31.4%,铬矿产量仅维持在10万吨/年左右。我国进口铬矿量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进口铬矿1432.1万吨,较2015年增长37.7%,对外依存程度进一步上升。最大进口来源国仍然是南非,比例从72.8%提高到81.9%,来源集中度更加明显。

  (4)镍矿。截至2019年底,我国镍矿查明资源储量1076万吨(镍金属),较2015年1116万吨减少了40万吨,降幅3.6%。我国每年镍矿产量相对稳定,约10万吨(镍金属)。由于国产镍矿无法满足国内需求,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镍矿作为补充。2020年,我国进口镍矿3912万吨,较2015年的3528万吨增长10.9%。进口来源高度集中于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自两国进口量占总进口量比例超90%。

  (二)突出矛盾或问题

  一是国内矿投入持续下降,供应后劲不足。2016年,我国黑色金属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额978亿元,同比2015年下降28.4%,2017-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前一年增长-22.8%、5.1%、2.5%和-10.3%,按此计算,2020年我国黑色金属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仅725.9亿元,与2014年最高值1690亿元比,下降了57%。此外,“十三五”期间,黑色金属地质勘查投入也呈下降趋势,2019年,铁矿、锰矿勘查资金投入分别为2.24亿元和1.07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1.1%和28.7%。国内勘查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下降,将导致黑色金属采选业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国内矿供应形势严峻。

  二是进口量持续上升且来源高度集中,供应链风险加大。我国铁矿石进口集中于澳大利亚和巴西两个国家的四大矿业公司,占我国进口总量的83%;锰矿进口集中于南非和澳大利亚,两国进口量占比超60%;铬矿进口集中于南非一国,占比超80%;镍矿进口集中于东南亚印尼和菲律宾两国,进口量占比超过90%。此外,我国钢铁原料进口以海运贸易为主,运输通道也集中于南海区域,随着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钢铁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供应风险呈上升趋势。

  三是定价机制受制于人,价格剧烈波动。全球钢铁产业链上游资源供应呈寡头垄断态势,我国钢铁企业数量多,集中度低,2020年前十位钢铁企业集中度也仅38.8%,上下游市场地位不对等,导致在铁矿石定价权方面始终呈弱势地位,只能被动接受。全球铁矿石供应中,四大矿产量占全球产量超50%,出口量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超60%,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掌握着定价话语权。目前全球采用的以普氏指数等为基准的铁矿石定价机制存在采样样本比例小、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但却决定了全球80%以上长协供应价格,并且依托溃坝、事故、疫情等事件,通过金融投机等因素,导致铁矿石价格巨幅波动,“十三五”期间,铁矿石现货价格最低仅40美元/吨左右,而目前已突破233美元/吨,给钢铁行业稳定安全运行带来巨大风险。

  二、钢铁行业资源保障领域“十四五”发展重点方向

  (一)建设目标

  根据《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十四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铁、锰、铬等矿石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其中铁金属国内自给率达到45%以上,国内年产废钢资源量达到3 亿吨,打造1-2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海外权益铁矿山,海外权益铁矿占进口矿比重超过20%。

  (二)加大国内资源开发,强化国内资源的基础保障能力

  一是推进重点在产矿山资源接续。对国内现有大型在产铁矿、锰矿、镍矿等矿山,要加强周边及深部资源勘探工作,并在矿山设计服务年限到期前5年,提前谋划资源接续工程的前期准备及建设工作,保证矿山产量稳定。

  二是引导建设资源基地。结合查明资源分布情况,加强国内铁、锰、铬、镍矿资源基地建设,保障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资源丰富、矿权分散地区,要引导矿业权整合,减少开发主体,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是强化矿业行业规范管理。建议制定符合行业实际的规范管理标准,加强宣贯落实和动态调整,加快淘汰不符合绿色矿山、安全生产等规范标准的落后产能,避免实施“一刀切”政策,从而实现国内铁矿资源的科学、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

  四是建立重点冶金矿产品储备制度。锰、铬、镍附加值较高,且国内锰、铬、镍矿供应短期内难以提升,建议建立锰、铬、镍矿储备制度,并按照不同等级进行划分,制定不同的储备规模和方案,从而保障我国锰、铬、镍矿资源的长期安全供应。

  五是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某些共(伴)生有其他金属的铁矿、锰矿等,应优化采矿、选矿设计,并因地制宜处理废石、尾矿等,通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升矿山整体竞争力。

  (三)稳步推进境外资源开发,尽快形成有效供给能力

  一是加快境外铁矿供应基地建设。加大引导和支持企业在海外建立长期有效的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的稳定铁矿石基地,提升我国海外权益矿比例,并考虑以资源开发、钢铁产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一条龙的产业链捆绑模式“走出去”,促进矿业国内外及上下游合作共赢。鼓励有条件的钢铁企业,通过合资、参股、控股等模式,加大权益矿开发,提升资源自主权,为矿石资源长期稳定供应提供保障,确保我国钢铁原材料供应安全。一是优化和盘活已有资源项目,实现现有已掌控资源的最大化、经济开发,保证权益矿稳定供应。二是稳步推进境外资源开发利用,按照公平、公开、共赢的市场化原则,鼓励钢铁、交通、能源、金融等领域的优势企业组成联合体,加快推动非洲等境外特大型铁矿项目建设,加强与俄罗斯、缅甸、哈萨克斯坦、蒙古等邻国铁矿石资源合作。三是积极参与全球矿业治理、“一带一路”倡议等,综合考虑资源条件、配套基础设施条件、地缘政治等因素,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

  二是推进合金矿资源开发利用。中国合金矿资源严重短缺,储量少、产量小而需求量大,国内保障能力非常有限。充分利用国外资源进行全球配置,坚持国际化是解决我国合金矿资源供应的重要措施,是保障我国行业安全的必然选择。一是紧密配合“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经济和资源外交战略,突出东南亚、南非等资源丰富的重点区域,明确境外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布局和推进思路,加强对境外矿业投资的整体规划和协调推进。二是健全境外矿业投资支撑服务体系,积极应对国际资源竞争形势,加大资源外交工作力度,巩固和拓展与重要资源国家矿业主管部门的合作,为企业开展境外矿业投资创造良好的宏观外部环境和条件。推进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合金及合金矿资源开发和利用,尽快形成有效供给能力。

  (四)建设公开、公正、透明的铁矿石定价体系

  一是推进铁矿石联合采购。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和进口国,由于上游资源供给高度集中,而中国钢铁产能较为分散,在大宗矿产品贸易中,进口、谈判与运输等总体处于无序和被动状态。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层面,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管理将更加精细化,企业采购从更多地关注价格、保供等基础层面提升到发展战略层面,采购模式将进一步转向集中或联合采购,发挥协同优势。除铁矿采购环节外,将向供应链模式转变,逐渐涵盖混矿、仓储、运输物流、融资等内容,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和全面的服务;国家层面,建议以区域或利益共同体为依托,整合供应渠道,组建采购联盟,形成1~2家采购量超2亿吨、3~5家年采购量超1亿吨的采购联盟,大幅减少采购单位数量,力争以量换价,实现量价挂钩,增强市场话语权。此外,充分发挥经济、金融等多种手段,促进我国企业有效参与国家矿业市场治理,提升我国在全球国际矿业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二是加强监管,发挥铁矿石期货价格发现功能。构建铁矿石金融战略体系,进一步完善铁矿石金融产品机制,加强监管力度,抑制过度投机炒作,保障铁矿石价格体系平稳、合理运行,降低其对钢铁工业成本波动的影响。一是加强市场监管,从坚决防控金融风险、维护产业利益出发,强化铁矿石期货市场运行动态监测,打击违规交易行为,防范可能的交易过热行为;二是多方共同努力,构建期货产业集群体系。构建政府协会参与监管、交易所搭建平台、钢铁矿山等产业投资参与交易、期货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的期货产业集群体系,共同助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推进期货更好服务实体产业;三是优化合约规则,更好地贴近和服务现货市场。系统研究推进增加可交割资源、增加交割厂库、完善保税交割制度、研究推动态升贴水等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交割便利性,促进期现融合,助力期货市场服务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有序推进再生钢铁原料综合回收和使用

  1. 加强国内再生钢铁原料回收利用

  一是有序引导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在严格落实产能置换和履行相关备案审批手续前提下,鼓励有环境容量、市场需求、废钢保障的地区积极承接转移产能,合理布局短流程炼钢。支持环境敏感地区长流程钢铁企业转型短流程,推动长短流程融合发展。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国钢铁工业废钢比达到30%以上,电炉钢比例提升至15%以上,力争达到20%。二是继续完善废钢加工配送体系建设。继续开展废钢加工企业准入管理工作;鼓励钢铁企业建立废钢回收加工基地,提高对社会废钢资源的回收、拆解、加工、利用一体化水平;支持废钢加工企业从工艺、技术、装备、产品、管理等方面加强创新研究和标准化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开展联合重组,努力实现从废钢供应商到加工配送综合服务商的转变;尽快推动废钢期货上市,提升对冲风险能力;鼓励进口再生钢铁料。

  2. 有序推进再生钢铁原料进口

  2021年1月1日起,国家允许符合国家标准《再生钢铁原料》(GB/T39733—2020)要求的再生钢铁原料进口;自5月1日起,取消了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并调整包括生铁和还原铁,钢坯钢锭、再生钢铁原料和铬铁等四大类钢铁产品进口关税为零关税,上述一些列的政策,对促进我国充分利用全球再生钢铁原料、直接还原铁等钢铁料提供了条件,要加快推进和引导政策落地,减少铁矿石需求。

  三、措施建议

  (一)行业层面

  一是建议钢铁行业加大呼吁力度,进一步明确铁矿等重要资源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国家长期战略统筹考虑,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钢铁原料供应保障体系。统一规划,全面布局,统筹部署,加快整合,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国内资源勘查开发,推动海外铁矿石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二是建议钢铁行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兼并重组力度,规范行业发展秩序,提高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市场地位。

  三是建议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在项目审批、投融资、行业和技术标准、关税等方面的系列政策,为矿业项目推进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企业层面

  一是要提高重视程度,将原料供应链安全建设提升至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加大投入,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化经营能力,进一步强化企业风险预防能力。

  二是支持和鼓励教育、研究、咨询、培训等相关专业服务机构的培育和发展,发挥第三方服务机构在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加快整合相关的服务资源和信息资源,促进各类资源的协调,建设和完善钢铁资源保障综合服务和信息平台。

  相关链接

  01  MPI专题研究│李新创:回顾与展望——加快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

  02  MPI专题研究│“十三五”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回顾与“十四五”展望

  03  MPI专题研究│碳达峰背景下钢铁工业发展形势及应对

  04  MPI专题研究│关于支持我国电炉钢发展的战略思考

  05  MPI专题研究│高标准引领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06  MPI专题研究│勇闯智能制造深水区 冲刺“钢铁强国”新阶段

  07  MPI专题研究│技术创新增强钢铁行业发展动力

  08  MPI专题研究│提升钢铁行业本质安全水平路径浅析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矿产资源研究中心

  矿产资源研究中心是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下属研究中心之一,秉承 “政府参谋部、行业引领者、企业智囊团”的服务宗旨,以“五度”思维为引领,用高质量的产品为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提供客观、公正、高效、热情的咨询服务。中心拥有专业化矿产资源研究专家团队,长期跟踪主要国家矿业开发和资源保障政策,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研究经验。

  研究方向

  矿业政策研究。系统开展中国矿业发展战略、发展环境、矿业产业政策、矿业规划研究,为国家和行业政策制定和战略布局做基础研究。

  矿产品市场研究。跟踪分析黑色、有色、黄金、焦煤等矿产品市场变化,研究和预测市场变化趋势。定期出版月度、季度和年度报告,提供定制报告服务。

  资源保障战略研究。长期研究我国紧缺资源保障战略与布局研究,服务于国家和行业资源保障战略。

  咨询业务

  发展规划与发展战略咨询。“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矿业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期,绿色矿山、智能矿山是必然路径,也是矿山“十四五”发展的重点。我院可提供矿业企业战略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五年发展规划以及绿色矿山规划等专项规划咨询,提供地方政府区域和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等规划咨询服务。为武钢、鞍钢、沙钢、中钢、五矿、德龙、力拓、中铝等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大量信息咨询、技术咨询等专家顾问服务。

  矿业开发项目可行性咨询。可提供矿业项目开发机会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以及项目审批和立项所需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等文件。

  “一带一路”海外矿业开发咨询。系统研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业投资环境和矿业政策,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资源开发规划、矿业项目投资机会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投资项目技术尽职调查等咨询服务。

  标准化咨询。与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合作研究行业标准体系规划建设,开展冶金矿业团体标准研制、标准制修订以及冶金矿业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标准化咨询工作。

  交流平台

  中国钢铁原材料发展高端论坛。每年一届的论坛已经成功召开八届,论坛集聚行业资源,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成为钢铁原材料行业交流的重要平台,受到各界好评。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2017年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成立,秘书处挂靠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冶金矿山标委会成为我国冶金矿山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冶金矿山标准化工作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发挥更大作用。

  联系人:张松波 矿山处(矿产资源研究中心)副处长

  电话:18611331406

  邮箱:zhangsongbo@mpi1972.com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