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10-65256519

通知公告

MPI专家观点丨钢铁大省应积极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钢铁大省应积极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低碳发展研究中心

  一、主要产钢区域规划及发展目标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2020年底至今,河北、江苏、山东、辽宁等主要钢铁大省先后发布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均不同程度定性或定量地提出了气候领域的相关目标。

  表1 主要钢铁大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

 

  二、钢铁行业助力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尽管主要产钢省份已纷纷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上重点工作议程,并要求制定2030年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但就如何切实推动钢铁行业等重点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日益严格的碳减排目标任务下,钢铁行业技术支撑能力尚显不足。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钢铁行业至关重要,但能够实现大规模碳减排的创新突破性技术的支撑能力仍明显不足,如氢能冶炼、CCS等在技术成熟度及经济性方面均仍需较大程度提升。

  二是日趋完善的政策发展要求下,钢铁行业配套技术工具尚不健全。现阶段,国家低碳发展政策要求和路线图已日益清晰明确,但针对钢铁工业相配套的顶层设计及体制机制等尚不健全,亟待系统性完善。

  三是钢铁行业高质量、低成本发展战略下,降碳技术碳减排边际成本日趋增高。以低成本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是钢铁行业未来一个阶段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具有“负成本”、“低成本”的节能降耗技术的挖潜空间越来越小,技术碳减排边际成本日趋增高。

  四是更高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钢铁行业自身基础能力尚显薄弱。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总体来看,中国钢铁行业基础能力建设仍需完善,包括意识理念、管理机制、人才队伍等均需进一步强化夯实。

  三、相关建议

  地区、行业、技术是决定全社会实现碳达峰及降碳的关键要素,三要素密不可分。只有正确处理好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顺利圆满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

  各行业发展均具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低碳转型路径不能简单模仿复制。各主要产钢大省应结合各自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等方面特点,组织专业的第三方规划咨询研究机构,做好规划,搭建好钢铁低碳转型的顶层设计,系统统筹谋划合适的低碳转型路径,才能够真正促进地方因地制宜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重点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是补短板。夯实碳排放数据支撑能力,加快提升区域内钢铁企业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数据质量;加大突破性低碳冶炼技术、先进能效提升技术、多产业协同减排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构建完善钢铁行业低碳标准体系建设。

  二是拓长板。发挥区域内钢铁行业丰富的人才队伍储备能力,夯实低碳转型基础能力,培养专业化队伍。进一步充分发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低碳转型的深度融合,提升行业碳排放管理水平,加快低碳数字化转型。

  三是树标杆。低碳发展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应充分发挥区域内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标杆作用,特别是推动技术创新示范应用,谋划钢铁低碳转型的技术方案领域。

  四是筑链条。搭建区域内钢铁企业绿色低碳开放共享合作平台,聚集优势力量,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产业,构建钢铁绿色低碳转型价值链。

  五是强监管。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任务,形成以碳为“牛鼻子”的倒逼机制,配套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新项目准入机制、奖惩机制等。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低碳发展研究中心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是钢铁行业最早开展低碳研究工作的专业化机构,一直致力于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工作。从2005年起即率先开展针对全国2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的碳核算工作。多年来,持续针对行业低碳发展“热焦难”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参与了近年来钢铁行业的一系列重大低碳领域政策、标准制定及前沿技术跟踪工作,奠定了深厚的研究及工作基础。

  在推动行业低碳发展方面:率先在钢铁行业碳核算方法学、碳配额分配技术方案、减排路线图、减排成本分析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研究体系,多项研究成果已上升为政策引导层面。开展了钢铁行业全国统一碳配额基准线制定、钢铁行业碳交易技术指南、碳交易测试运行方案等一系列专项研究工作,积极助推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

  在推动标准及规范体系建设方面:全面参与完成了现行钢铁及焦化生产企业碳核算方法学研究工作,是现已完成并发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5部分:钢铁生产企业》(GB/T 32151.5-2015)和《钢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规范》(RB/T 251-2018)两项标准的主要参与编制单位。同时率先在工业领域编写“钢铁企业碳平衡计算方法”、“钢铁企业碳减排成本计算方法”等方法学标准。

  在夯实支撑体系建设方面: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实践,构建了钢铁C+4E低碳发展评价体系,搭建了碳排放全过程管控与评估信息化管理平台,帮助企业能够实现生产全过程碳排放的准确监测、评估差距与潜力。研究成果在多家企业获得实际应用,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标准及软件著作权,并荣获中国节能协会节能减排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推动低碳技术应用方面:开展了《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筛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评估项目》、《国际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减排核查关键技术研究示范》等一系列专项研究工作,梳理形成钢铁行业低碳技术清单,并全面开展了低碳技术减排成本的测算工作。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