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10-65256519

图片新闻

李新创:以低碳统领中国钢铁迈向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发展

  

  2021年3月31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应邀作主题报告《钢铁行业碳达峰、碳减排的政策和路线图》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特征与阶段

  中国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典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人民生活质量改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现已成为中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并将长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

  “十三五”以来,中国钢铁工业承担起数量时期的调整任务,并开启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迎来兼并重组重要窗口期和历史机遇期,进入加强环保阶段。当前,低碳发展是解决环境、能源和资源制约瓶颈,是推动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关键体现和终极目标。中国钢铁工业“十四五”发展将以低碳为统领,高端化是行业低碳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是行业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化是行业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供需也将趋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中国钢铁绿色低碳发展政策

  气候变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巴黎协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纲领,各国纷纷制定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钢铁行业是世界各国均在关注的重点碳排放行业,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粗钢生产和消费国家,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为保障“30·60”目标的实现,中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统一决策部署,从行业、地方、技术三个层面开展碳达峰行动方案顶层设计,在不同层面中,钢铁行业均是重点关注领域。中国钢铁工业在碳达峰行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率先落实碳达峰的最重要行业,是地方落实碳达峰的关键环节,也是抢占技术创新至高点的重要领域,而钢铁企业则是落实碳达峰的最终责任主体。

  可以预见,低碳发展意义重大,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将对中国钢铁工业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带来广泛而深刻的生产、消费、能源和技术革命,进而重塑全行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钢铁行业碳达峰、碳减排路线图

  中国钢铁行业碳达峰、碳减排将按照碳排放达峰、稳步下降、较大幅度下降、深度脱碳四个阶段逐步推进。目前,中国钢铁行业正在编制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研究制定行业碳达峰目标和重点任务。

  中国钢铁行业碳达峰、碳减排路径路线图可重点考虑六个方面:一是推动绿色布局;二是节能及提升能效;三是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四是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五是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六是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支撑。另外,还应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企业、行业、区域层面构建钢铁全过程信息化管控及评估平台。

  碳达峰、碳中和对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和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均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区域来看,重点区域超低排放改造需紧密结合降碳发展路径协同并进,非环境敏感地区需统筹区域碳达峰总量规划绿色钢铁产能落地。从路径来看,钢铁低碳冶炼工艺技术发展路径可以选择原燃料结构优化、传统高炉低碳转型、流程结构调整、加速突破氢冶金装备技术。从流程来看,目前中国钢铁行业以高转长流程为主,有序发展电炉短流程是工艺流程调整趋势。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推进,长流程钢厂的资源环保成本会逐步升高,短流程炼钢的鼓励政策将逐步落实,电炉短流程炼钢将会快速发展,废钢用量也将会有明显提升。从原料结构来看,环保政策促进球团使用比例提升,高炉大型化对入炉原料提出了更高要求,产业政策鼓励高比例球团矿冶炼技术发展,对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高炉炉料结构优化调整空间巨大。

  冶金规划院促进行业低碳发展实践

  低碳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钢铁工业应将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努力实现协同控制。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作为国内唯一一个钢铁全产业链甲级咨询机构,拥有钢铁生产各环节坚实专业技术能力,现已开发形成有效工具方法,正在帮助数家不同规模、不同类型钢铁企业开展碳达峰及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科学谋划低碳发展路线图,助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将继续全力以赴,为助推钢铁行业和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搭建好平台、提供好服务!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低碳发展研究中心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是钢铁行业最早开展低碳研究工作的专业化机构,一直致力于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工作。从2005年起即率先开展针对全国2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的碳核算工作。多年来,持续针对行业低碳发展“热焦难”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参与了近年来钢铁行业的一系列重大低碳领域政策、标准制定及前沿技术跟踪工作,奠定了深厚的研究及工作基础。

  在推动行业低碳发展方面:率先在钢铁行业碳核算方法学、碳配额分配技术方案、减排路线图、减排成本分析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研究体系,多项研究成果已上升为政策引导层面。开展了钢铁行业全国统一碳配额基准线制定、钢铁行业碳交易技术指南、碳交易测试运行方案等一系列专项研究工作,积极助推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

  在推动标准及规范体系建设方面:全面参与完成了现行钢铁及焦化生产企业碳核算方法学研究工作,是现已完成并发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5部分:钢铁生产企业》(GB/T 32151.5-2015)和《钢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规范》(RB/T 251-2018)两项标准的主要参与编制单位。同时率先在工业领域编写“钢铁企业碳平衡计算方法”、“钢铁企业碳减排成本计算方法”等方法学标准。

  在夯实支撑体系建设方面: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实践,构建了钢铁C+4E低碳发展评价体系,搭建了碳排放全过程管控与评估信息化管理平台,帮助企业能够实现生产全过程碳排放的准确监测、评估差距与潜力。研究成果在多家企业获得实际应用,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标准及软件著作权,并荣获中国节能协会节能减排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推动低碳技术应用方面:开展了《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筛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评估项目》、《国际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减排核查关键技术研究示范》等一系列专项研究工作,梳理形成钢铁行业低碳技术清单,并全面开展了低碳技术减排成本的测算工作。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