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10-65256519

图片新闻

李新创:加快协同创新 以装备支撑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11月3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应邀参加由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主办的“2020第15届中国国际特殊钢工业展览会暨中国国际冶金装备工业展览会”,作为剪彩嘉宾为会议开幕典礼剪彩,并作为演讲嘉宾,作了题为《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及装备支撑》的主题报告。

  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的背景

  当前,我国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时代,进入科技“跟跑”“并跑”“领跑”并存时期,数字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经济内循环带来发展新契机,一直坚持以内循环为主的我国钢铁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今年7月份以来,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国内市场钢材需求旺盛,超大规模的内循环市场为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钢铁生产经营保持高位平稳运行态势。但总体判断,我国钢铁行业仍处于高质量发展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世界一流强企仍然较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远未结束,强化环保、兼并重组等影响行业发展质量的重要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

  我国钢铁行业后续高质量发展,应重点抓好八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环保超低排放改造。超低排放是对钢铁企业全工序、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要求。要高质量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重视源头减排及过程控制,严把设计及施工单位能力关,选择高效改造工艺路线,重点抓好无组织排放改造,建立全厂监测监控及管理体系。

  二是优化产业布局。目前,我国粗钢产量不平衡、钢材物流量庞大的问题仍然较为严重,产能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向西部转移、从内陆向沿海集中建设的特点十分明显,严重的高端同质化问题难以避免,叠加同城搬迁等问题,可见,仍需将优化产业布局作为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三是加快兼并重组。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推进兼并重组,这是国家意志、行业诉求、企业愿望的大统一。而且钢铁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经营困难的企业需要战略投资者重组获得新生。当前兼并重组窗口期已经来临,应将打造规模经济、发挥特色产品优势作为兼并重组主要方向。

  四是推进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不仅能够构筑和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企业层面,应以智能和互联为导向,构建钢铁智能制造基础体系。行业层面,应建设钢铁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智能服务。

  五是强化标准体系建设。新形势下标准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基于我国钢铁行业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供给不平衡等现存问题,结合行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方向,应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尤其是完善绿色标准体系、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并应大力发展团体标准,加速先进市场类标准制定,为钢铁行业标准体系提供配套支撑。

  六是调整品种结构。我国钢铁行业品种结构还有较大调整空间,部分关键钢铁材料短板亟待补齐。后续发展应避免低端恶性竞争,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加大研发力度,实现产品升级;还应充分发挥生产工艺装备特点,走专业化道路。

  七是实施低碳发展。顺应低碳发展政策导向,钢铁行业应以节能与能效提升、用能及流程结构优化、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降低钢材消费及提高利用率、应用突破性低碳冶炼技术及CCS/CCUS、强化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支撑等为路径,实现深度脱碳,并应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

  八是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国际产能合作潜力大,市场需求空间广阔。我国钢铁行业和企业应把握机遇,做好顶层设计,积极参与推动钢铁国际产能合作,加强钢铁产业生态链建设。

  装备支撑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装备向大型化、现代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但部分高端装备仍需进口。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装备制造业和钢铁工业的协同发展。

  一方面,装备补短板,打造内循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补齐装备短板,着手关键工艺技术、核心装备的研发与国产化不仅必要,而且必须,是我国钢铁工业自主创新、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同时,应立足国内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需求,推动钢铁行业和装备制造业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另一方面,搭建生态圈,实现高质量。应以钢铁产业为龙头,以装备制造业为支撑,聚焦重大工艺装备,聚合上下游产业链,建设“生态圈”。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具有“1+N”整体解决方案集成优势、人才队伍优势、政策研究优势、理念优势、产业链优势、市场研究优势、平台优势及质量保障优势,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全心全意为行业进步、企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专业服务。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