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10-65256519

图片新闻

李新创院长应邀出席中国江苏钢铁工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大会并作报告

  2018年9月17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李新创院长赴南京,应邀出席由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主办、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江苏钢铁工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大会。

  会上,李新创院长围绕中国钢铁产业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中国钢铁竞争力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关于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等内容,作了题为《关于钢铁产业发展趋势及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探讨》的主题报告。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

  李新创院长首先结合全球钢铁产业转移历程,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发展阶段及生产消费现状,指出钢铁产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当前我国钢铁产业已经处于减量阶段,呈现创新发展态势。

  他表示,钢铁产业是典型的周期型产业,并与国民经济发展周期紧密相关。从投资增速来看,钢铁工业投资与国家经济形势发展密切相关;从历史维度、全球视角来看,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崛起和调整是一种必然,是世界钢铁产业发展规律和中国钢铁实际、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同阶段,钢铁企业和钢铁工程建设的功能定位也经历了丰富而又深刻的变化。目前钢铁企业已由单一产品功能向综合多元功能演变,钢铁企业(工程)承担的常态化功能一般包括:生产高质量钢材及提供优质服务的产品功能;培育、使用、输出高素质人才的功能;支撑地方发展和稳定社会就业的经济功能;发挥平台作用,推动技术、管理、模式发展的创新功能;高效利用、平衡、转化和存储能源的功能;承上启下、有效衔接国民经济重要部门的产业链中枢功能;循环利用、再资源化社会废弃物的功能。

  中国钢铁竞争力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李新创院长强调,钢铁产业是我国制造业门类中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已经具备“5G”(好产品、好品牌、好价格、好规模、好服务)竞争力,并且拥有全球最大、最活跃的内需市场,最全、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最多、最丰富的人才资源,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装备,最快、最及时的客户服务。总体判断,中国钢铁领先世界的时间可能达到百年之久。

  从2018年我国钢铁产业生产消费情况来看,整体运行质量持续向好。李新创院长分析称,2018年我国钢铁产业运行具有五大特点:一是经济向好拉动消费增长,生产有效满足市场需求;二是钢铁行业切实去产能,产能利用率向合理区间回归,经营效益显著改善;三是钢铁企业强化环保措施,为保卫蓝天做出贡献;四是钢铁企业不断提品质、扩品种、创品牌,新产品研发应用取得明显进步;五是钢材出口总量大幅减少、进口总量略有下降,中高端钢材产品出口量大于进口量。但是,我国钢铁产业仍需注意防范化解新增产能和“地条钢”死灰复燃、“一刀切”式环保停限产、盲目推进钢厂搬迁和设立无钢市(区、县)、“高杠杆”对钢铁产业去产能和高质量发展的风险挑战;钢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面临着产品质量、绿色发展、企业建设、智能制造、服务、行业秩序和国际化等诸多挑战。未来,高质量发展将引领我国钢铁产业具备一流的企业家、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效益、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标准和一流的品牌,我国钢铁企业应以产品升级、智能制造、绿色低碳、标准引领和规范发展为落脚点,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钢铁企业。

  关于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在报告中,李新创院长针对防范产能过剩长效机制建立、钢铁产业布局优化、钢铁产业环保改造、钢铁产能置换、工艺流程结构有序稳步转换、钢铁企业兼并重组、钢铁行业供给体系质量提升、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等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分别进行深入剖析。

  防范产能过剩长效机制建立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钢铁行业脱困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钢铁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成效显著。李新创院长指出,尽管如此,我们仍应保持冷静头脑,认识到我国钢铁行业距离真正建成钢铁强国仍有差距,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行业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防范产能过剩长效机制,坚定不移继续推进和落实去产能的各项任务。

  钢铁产业布局优化

  目前我国重点钢铁企业近七成建于城市之中,随着“十三五”期间钢铁工业布局调整,由于环保压力、深化去产能、开发城区钢厂土地、促进钢铁布局优化等原因,城市钢厂或将面临搬迁压力。李新创院长建议在城市钢厂搬迁及地方调整钢铁产业布局时不要“一刀切”,应制定标准条件、一企一策,分类分批谋划城市钢厂出路;特别是在一定时间内提前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的企业,应不停不限不搬。另外,钢铁产业布局还需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

  钢铁产业环保改造

  当前环保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将正式启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同时,钢铁业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行业和领域。李新创院长建议钢铁行业和企业充分研究政策要求,开展全厂系统诊断及优化;科学选择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路线;切实提高环保治理水平,减少停限产比例。

  钢铁产能置换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钢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我国钢铁产业将进一步加严置换比例,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执行更严格的置换比例要求。李新创院长指出,钢铁产能置换需扎紧篱笆,建议有条件实施产能置换,并按年度控制地方产能置换的总量。

  工艺流程结构有序稳步转换

  我国电炉钢发展主要面临废钢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参差不齐以及电炉钢成本竞争力不强的挑战。伴随我国废钢资源趋于充裕、电力条件逐步改善,电炉钢发展的保障支撑条件正在逐步完善。李新创院长表示,钢铁行业工艺流程结构的转换是一个较长过程,应与资源、环境、市场相适应,不宜过早、过多地鼓励发展短流程,而应引导工艺流程结构有序稳步转换,现在更多地是要进行电弧炉技术装备的研发升级和应用试验,为后面电弧炉发展高潮期做好技术储备。

  钢铁企业兼并重组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明确,到2020年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CR10)达到60%。李新创院长分析称,我国钢铁企业重组模式应以优势企业强强重组、细分产品市场特色企业重组、区域市场龙头企业重组、海外并购重组、上下游产业链重组和破产重整为方向,应重视战略规划协同、布局优化协同、创新发展协同、资源配置协同、产品服务协同、规模效应协同、企业文化协同和多元业务协同,并需依托适应行业特点和规律的专业化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

  钢铁行业供给体系质量提升

  李新创院长表示,钢铁行业可以通过四种路径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一是提升质量水平,应树立以稳定为核心的质量意识,采用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发挥工匠精神,全面实施规范化、标准化质量管理,实现产品质量一贯制管控,全面提升钢铁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与耐久性。二是提升有效供给,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材料是钢铁产品未来升级方向。三是发展服务型制造,应全面确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理念和服务意识,推进钢铁企业由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四是加大品牌建设,应依靠技术、人才积累,以服务客户为导向,差异化发展,高端产品走国际化品牌、创新型品牌的路线,靠技术、质量赢得市场,实现核心价值和品牌效应。

  钢铁行业智能制造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两化融合水平明显提升、智能装备水平有所提高、智能制造示范成果初显,在智能生产、智能管控、智能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新进展。李新创院长着重介绍了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自主研发、为钢铁企业量身定制的钢铁智能制造基础支撑体系(iSteel),并结合我国中小型民营钢铁企业在推进智能制造方面的实践案例和积极成效,详细说明了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在打造行业典范、实现精益生产管理模式、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基础自动化改造、培养高科技技术型人才等多方面为钢铁企业提供的专业技术支撑。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